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与中西医学的互补融合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西医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和分歧根源于孕育和产生它们的文化差异。何谓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某种文化特征和文化集合,它作
中西医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和分歧根源于孕育和产生它们的文化差异。何谓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某种文化特征和文化集合,它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义的定义是把人类创造的一切称为文化;狭义上的定义是指精神文明, 包括哲学、科学、宗教、技术、文学、教育、风俗等观念和形态的东西。中、西医两种医学作为东、西方人类智慧和实践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特定文化土壤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无文化交叉,是相互隔绝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和学术思想[1-2]。本文从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入手,进而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互补汇通及融合发展的理论探讨。
1 东西方地域环境文化的差异孕育着不同的医学体系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人类社会及各民族存在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困难不同,是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差异的物质前提。文化的差异最初都是来自于对自然世界认识的差异,地域条件决定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的最初形态和方向。
2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西医学的哲学观
哲学是研究一般共同规律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3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西医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大脑活动形式称为思维方式,也称思维模式。中医思维方式形成于东方文化圈,其认为事物的本原是元气,“阴”和“阳”是世界事物矛盾是运动形式,通过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来揭示事物本质和现象,它是以朴实的系统论为核心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体系,表现为形象思维方式;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于西方文化圈,其对事物的本原认识是原子论,而非元气论,由此导致了它以机械论的自然科学观为指导的。它认为世界的矛盾运动形式是由外力作用导致“原子与虚空”的关系,原子和虚空是形成万物的本质,它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其核心形成思路和方法体系,表现为抽象思维方式[5]。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其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及研究方法均各有自身特点,也为当下中西医结合深层研究带来困难。
4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西医研究方法
东方文化受到古代“气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有机的整体自然观,其认为“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本原物质,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宇宙是一个万物之间相通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生命、人体、疾病等都是“气”不断运动的结果,所谓“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中医理论始终强调运用动态变化的形象思维,运用类比、演绎、外揣等具体的思维方法,来认识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分析患病后的人体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总结疾病发展规律,从而掌握和推断相关疾病的演变转化,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充分发挥指导临床诊疗的作用,以达到治病求本的根本目的。因此中医学是与人文哲学渗透的一门医学科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特点,其研究方法也注重整体性,具有系统论思维。西方文化对西医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本原的认识,其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它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语言的科学理论,注重结构分析、还原研究,即原子论。原子论成为西方学术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主导观念,其把事物看成多种物质的组合,致力于探求物质内部结构,突出了科学意识,促进了还原论的产生。西医学受原子论思想影响,通过解剖方法把研究引向观察、测量人体实质脏器形态,进而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研究人体器官功能等方面,来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它具备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特征。随着还原论思想发展,西医学在研究越来越向细微方向深入,从整体、器官、细胞,一直深入到达细胞、亚细胞与分子、基因水平[3,7-8]。总之,相对于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西医学的研究是机械的,而非有机的;是局限的,而非整体的。
5 东西文化差异决定中西医疾病诊疗观
中医自然诊疗观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以元气论为基础,强调人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由此中医学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感六淫等理论。另一方面,人体自身是整体的、不可分解的,从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中医学提出了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等理论,选择了以象为核心的不分割、不破坏整体的认识思维方式。《灵枢·本脏》中所说:“视其外应,已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就是象思维的临床应用。进而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判别病变部位,综合诊断。在疾病的发展和诊治过程中,《内经》以“阴阳相应”为理论基础,应用时令、六气等来推演人体及自然现象,以“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来表示疾病发展变化的周期性和时序性[7,9]。通过四诊辨证、确立理法方药,来调节阴阳平衡,最终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文章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sxyxzzzz.cn/qikandaodu/2020/1011/420.html
上一篇:对中医学原创思维内涵的商榷
下一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须知